聚焦课堂实践,深耕数学启蒙
—— 中低年段数学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来源:| 作者:曾满馨|发布时间:2025/9/30 13:39:04 |80次浏览
聚焦课堂实践,深耕数学启蒙
—— 中低年段数学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低年段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夯实一年级学生数学启蒙基础,近日,中地年段数学组以 “低年段数学情境化教学实践” 为主题,开展了第三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一年级数学教师马楚言执教示范课《认识加法》,数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索低年段数学教学的有效路径。
马楚言老师的《认识加法》课堂在一年级(4)班正式拉开帷幕。
在新知探究环节,马老师并未直接讲解 “加法” 概念,而是通过 “摆小棒”“画圆圈” 等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感知 “合起来” 的数学意义.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与具象的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让学生轻松理解加法的本质。
整堂课中,马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用亲切的语言、生动的情境和多样的互动,让一年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课后,数学教师围绕马楚言老师的《认识加法》课堂展开了深入点评。甘庆军校长首先肯定了课堂的三大亮点:一是情境创设贴合低年段学生认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二是注重动手操作与思维引导结合,通过摆小棒、画圆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 “从具体到抽象” 的数学思维过程,真正理解加法的意义;三是课堂互动充分且高效,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体现了 “以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
同在活动总结环节,付文英特级教师表示,本次教研活动以示范课为载体,实现了 “教学展示、交流研讨、共同提升” 的目标。通过马楚言老师的《认识加法》课堂,全组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低年段数学教学的核心 ——要立足学生认知特点,以情境为纽带、以操作为支撑、以互动为桥梁,让数学知识 “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
接下来,中低年段数学组将继续围绕 “低年段数学启蒙教学” 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与新课标,把握低年段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另一方面通过 “同课异构”“二次磨课” 等形式,推动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凝聚了团队智慧,为中地年段数学教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撰写:窦玉洁
校对:马楚言
审核:甘庆军
Copyright © 2012 主办: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智识路16号
网站维护单位:南京市麒麟科创园学校 邮编:210008 联系电话:025—84763526 苏ICP备05020187号
技术支持:江苏裕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