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启智助数感 教研赋能促成长
—— 中低年段数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来源:| 作者:曾满馨|发布时间:2025/9/30 13:37:11 |86次浏览
趣味启智助数感 教研赋能促成长
—— 中低年段数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9 月 15 日,为积极探索低年级数学课堂趣味化教学新路径,切实落实新课标中对 “数感培养” 的核心要求,我校中低年段数学组以课堂实践为抓手,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中,范伟业老师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为题,呈现了一节生动活泼、注重实效的公开课,带领一年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抽象数学符号,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上,范老师精准把握一年级学生 “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的认知特点,巧妙将抽象的符号教学转化为趣味十足的体验活动,让数学学习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课始,他以学生熟悉的 “校园小动物喂食”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动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数量与食物数量的关系,自然引出 “比较多少” 的学习需求,瞬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认识 “>”“<”“=” 符号的关键环节,范老师摒弃了传统的 “规则灌输” 模式,创新采用 “形象比喻 + 手势演示” 的教学方法。他告诉学生:“这些符号就像小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一边”,边说边用手比划符号形状,将抽象符号与具象动作结合,帮助学生快速记住符号用法;随后,他为每个学生分发小棒、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在亲手操作中直观感受 “3>2”“2<3”“2=2” 的含义。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举手分享自己的发现,有的拿着小棒展示数量对比,有的用计数器演示符号用法,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
公开课结束后,中低年段数学组全体教师围绕本节课展开深入研讨。一年级数学教师叶老师:“这节课的细节设计很用心,比如在学生操作后,范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帮助学生从具体体验上升到抽象认知,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转化。同时,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及时且有针对性,‘你的小棒摆得真整齐’‘你发现了符号的小秘密,太厉害啦’这样的鼓励性语言,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教研组长窦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范伟业老师的《认识><=》公开课为中低年段数学趣味化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充分证明了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将枯燥学习趣味化的教学思路,能有效提升低年级数学课堂效率,助力学生数感培养。
接下来,中低年段数学组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持续聚焦新课标要求,围绕 “如何优化低年级数学课堂互动”“怎样设计更具趣味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等主题开展后续教研,不断探索高效教学方法,共同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打造更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
撰写:窦玉洁
校对:马楚言
审核:甘庆军
Copyright © 2012 主办: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智识路16号
网站维护单位:南京市麒麟科创园学校 邮编:210008 联系电话:025—84763526 苏ICP备05020187号
技术支持:江苏裕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