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专注,研以精深
——2025学年第四次综合组教研活动
来源:| 作者:曾满馨|发布时间:2025/5/14 18:22:23 |32次浏览
教以专注,研以精深
——2025学年第四次综合组教研活动
2025年5月8日,我校小学部综合组开展了第四次教研活动,分别由李芳芳老师带来二年级音乐展示课《小花猫和小老鼠》、朱梦夏老师带来五年级美术展示课《诗配画》。
首先是李老师的音乐课,课堂伊始,巧妙运用小花猫和小老鼠的生肖故事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富有节奏感的歌词诵读,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有节奏的诵读歌词、富有童趣的表演以及打击乐器的演奏等活动。特别是在节奏训练环节,重点指导学生读准"X·X X X | X 0 |"这一典型节奏型,通过拍手、跺脚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歌曲学唱环节,引导学生用灵巧的吐字、风趣幽默的声音表现歌曲。她特别注重通过速度、音色、力度的变化来区分小花猫和小老鼠的音乐形象——小老鼠部分用轻巧、稍快的音色表现其机灵胆小的特点;小花猫部分则用浑厚、有力的声音展现其威武形象。
这种对比鲜明的表现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形象塑造的方法。
接下来是朱梦夏老师带来的美术展示课《诗配画》。本节课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核心,通过水墨创作与超轻黏土浮雕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意境与艺术表现的魅力,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课堂伊始,教师以一幅即兴水墨山水画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画中藏何诗”。学生从飞瀑流泉的笔触中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教师顺势揭示课题《诗配画》,并示范水墨技法:调墨分五色、中锋勾勒柳枝、淡墨晕染远山,强调“立意在先,大胆落笔”的创作理念。 随后,师生共赏傅抱石《渭城曲》水墨作品,分析画家如何通过“客舍”“柳色”表现送别之情,感悟“借景抒情”的传统艺术精髓。
为拓展表现形式,教师引入超轻黏土浮雕创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小池》《村居》等古诗设计立体画面。通过“搓、揉、捏、压”等技法,将“小荷蜻蜓”“纸鸢东风”化为生动场景。教师特别强调“抓关键意象,留想象空间。作品展示环节,课堂变身“古诗画展”。学生互评时关注“诗画意境是否契合”“技法是否巧妙”,教师则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构图奖”,鼓励个性表达。
课后研讨中,戈老师认为《小花猫和小老鼠》教研课成功地将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曹老师评价:创设生动情境、设计多样化活动、运用传统乐器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胡老师认为《诗配画》通过诗画互鉴、古今交融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创作能力,更让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美术+”教学模式,让经典与创新共舞,为美育注入持久活力。
撰写:李芳芳
校对:马楚言
审核:甘庆军
Copyright © 2012 主办: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智识路16号
网站维护单位:南京市麒麟科创园学校 邮编:210008 联系电话:025—84763526 苏ICP备05020187号
技术支持:江苏裕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