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江宁麒麟科创园学校!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务管理>>小学教务>> >> 正文

以“线”启思探本质,借“形”具象悟抽象

——麒麟科创园学校小学数学四至六年级教研组第七周教研活动

来源:| 作者:曾满馨|发布时间:2025/10/17 10:27:51 |6次浏览

以“线”启思探本质,借“形”具象悟抽象

——麒麟科创园学校小学数学四至六年级教研组第七周教研活动

2025年10月16日,在本学期的第七周,麒麟科创园学校小学数学四至六年级教研组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我校四年级黄同德老师执教《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组内教师全员参加,并在甘庆军校长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度研讨。

在课堂导入环节,黄老师手持激光笔提问:“这可以看作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学生迅速联想到“线段”,并明确其“有始有终”的特征。当“激光笔射向天空”的动态场景呈现时,学生直观感知到“只剩一个端点、无限延伸”的射线特点,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从线段到射线的认知过渡。

在新授环节,黄老师引导学生用直尺画射线,通过“你赞成这个画法吗?”的追问,让学生在辨析中强化“射线一端无限延伸”的核心属性。随后从“去掉线段所有端点”的想象,引出直线“无端点、无限长”的概念,并通过表格对比“线段、射线、直线的端点数量与

0e072d20d2927764a9613b17a75c7da1
长度”,帮助学生梳理三者的本质差异。同时教学环节中一些生活实例的补充(如:手电筒光线、信号塔射线),更让抽象图形与生活建立了联结,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

笪杨帆老师点评本节课的突出亮点,在于将抽象概念“动态具象化”了。黄老师以激光笔为核心教具,通过“线段(激光笔未打开)→射线(激光笔射向天空)→直线(去掉线段端点)”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想象—辨析”中感知图形的演变,规避了概念教学的“死记硬背”。同时,表格对比、生活实例的设计,贴合四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使“无限延伸”这一抽象属性变得可感知。课堂练习中“固定木棒至少需要几枚铁钉”“过点画直线”等题目,也实现了知识向应用的迁移,体现了“学用结合”的理念。

甘庆军校长表示课堂在“概念联结与细节打磨”上仍有优化空间。一方面,课件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度有待提升,部分环节稍显脱节,若能借助动画演示“线段延伸成射线、直线”的过程,概念间的关联会32710d2f59979e8182578d0b69ee3814
更清晰;另一方面,射线、直线与线段的关系讲解偏浅,未深入梳理“线段是射线、直线的一部分”这一逻辑,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点一带而过,未能充分突出其应用价值。此外,导入环节若将激光笔类比为“金箍棒”,更能贴合学生兴趣,让情境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图形概念教学的研讨平台,《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的探索,让大家对“如何用动态具象支撑抽象概念”有了更具体的思考。以研促教,相信数学团队后续会在“教具与课件的融合”“概念间的逻辑联结”上持续打磨,让图形教学既见“形”的具象,更透“质”的深刻,助力学生构建更清晰的空间认知体系。

撰写:耿莉虹

校对:马楚言

审核:甘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