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江宁麒麟科创园学校!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务管理>>小学教务>> >> 正文

共研共思,行之有向

2024——2025学年第三次综合组教研活动

来源:| 作者:曾满馨|发布时间:2025/4/18 8:42:51 |114次浏览

共研共思,行之有向

2024——2025学年第三次综合组教研活动

2025410日,我校小学部综合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由音乐组戈瑶老师和信息组朱倩倩老师分别给大家带来音乐展示课《彼得与狼》和信息展示课《制作数字作品》。

首先是戈瑶老师为我们带来音乐课《彼得与狼》,通过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赏析教学,带领学生们走进古典音乐的奇幻世界,感受音乐与故事的完美融合。作为苏教版音乐教材中的经典赏析内容,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以其生动的角色塑造和鲜明的乐器表现力,成为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载体。课堂上,老师通过分段播放交响乐片段、角色扮演、乐器辨识等互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乐器如何刻画故事形象——如长笛模拟小鸟的灵动、双簧管表现鸭子的蹒跚、圆号象征狼的威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版《彼得与狼》资源,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降低古典音乐的理解门槛。课后,许多学生自发模仿乐器音色,甚至尝试用打击乐器重现故事情节,展现出浓厚的创作热情。该课程通过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为其艺术素养奠基,也让百年前的旋律在当代课堂焕发新生。  

微信图片_20250408082732微信图片_20250408082727

接下来是朱倩倩老师带来信息技术课程《制作数字作品》,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年级学生,对于wps文字的操作只进行了基本操作的讲解,但在本课学习中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一个数字作品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介绍生活的南京为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制作数字作品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碎片思维的整理,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本课内容安排在设计数字作品一课之后,要求设计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数字作品。朱老师着重引导,从分析主题切入,经历数字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激发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整体规划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信图片_20250415085048微信图片_20250415085044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共研共思,曹小珊老师说《彼得与狼》这节课巧妙地将音乐与故事相结合,引导学生创编台词或即兴表演来深化理解,不仅是一堂音乐课,更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郭晓萌老师说《制作数字作品》合理的布局是数字作品美观的关键,文本框和艺术字的格式需与主题风格统一。通过这次活动,每一位老师都感受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与努力。

撰写:李芳芳

校对:马楚言

审核:甘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