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趣味
——麒麟科创园小学部中高语文组第七次集体备课活动
来源:| 作者:申莉|发布时间:2020/12/17 13:47:18 |759次浏览
钻研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趣味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12月15日上午,南外仙林分校麒麟科创园学校小学部中高语文组在三楼办公室迎来了以“钻研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趣味”为主题的第六次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王老师主持,中高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首先主备人唐裴老师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进行说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了三件事,讲述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课文中两次运用过渡句、过渡段,使三件事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在读、写、思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巩固过渡句、过渡段在文章中作用的认识,掌握使文章思路清晰,衔接自然,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
接着,其他老师们谈了谈自己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在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时会遇到困难。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不仅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深入感悟。
2、需要将课外资料引入到学习中,在课内外的结合中,在读与思的结合中,在读与写的结合中,增进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好的教学用语,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学生心田,浇灌出幸福之花!
Copyright © 2012 主办: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智识路16号
网站维护单位:南京市麒麟科创园学校 邮编:210008 联系电话:025—84763526 苏ICP备05020187号
技术支持:江苏裕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