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江宁麒麟科创园学校!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务管理>>小学教务>> >> 正文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2025 年江宁区(北片)校本研修工作展示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 作者:曾满馨|发布时间:2025/10/9 16:45:57 |168次浏览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2025 年江宁区(北片)校本研修工作展示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学科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2025 年 9 月 29 日上午,江宁区(北片)校本研修工作展示交流活动在我校小学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为核心主题,分设数学、道德与法治两大分会场,通过优质公开课展示与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为片区教师搭建了 “实践探索 + 理论提升” 的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创新落地。

、数学课堂:以量感为核,打造生活化与探究式高效课堂

数学分会场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 “量感” 的培育,三位教师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为载体,通过问题驱动、生活联结与趣味探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实践的学习体验,展现高效且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83fd7f8e45e719ffbcadbb4fa2ad8308

麒麟科创园学校窦玉洁老师的《认识毫米》课堂,以 “测量数学书封面宽度” 的真实问题切入 —— 当学生发现 “用厘米作单位无法精准描述” 时,自然引出 “毫米” 这一更小的长度单位。窦老师借助刻度尺、学生奶卡、1 分钱硬币、纸牌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动手测量、对比观察,亲手感知 “1 毫米的厚度”;通过 “数一数 1 厘米里有多少毫米”“用手势比画 1 毫米” 等互动,学生快速建立毫米与厘米的换算关系,将抽象的长度单位转化为可触摸、可记忆的具体认知,量感在实践操作中自然生成。

41ea2455d2ae83771652807a2ec07ced

麒麟中心小学姜芬老师执教《认识千米》,巧妙突破 “千米无法直接测量” 的教学难点,将课堂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结。她结合 “学生上学路线”“城市公交站点间距” 等熟悉场景,引导学生估算 “从家到学校大约几千米”“坐 3 站公交能否走 1 千米”,让抽象的 “千米” 概念变得贴近生活;再通过 “米与千米换算练习”“选择合适单位描述道路长度、桥梁高度” 等环节,强化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应用能力,既符合新课标 “从生活走向数学” 的理念,又让量感培养在生活情境中落地生根。

3c7a3070d639d913accc1a0bbbcde0fb

永泰路小学段良盛老师的《间隔排列》课堂,以 “趣味探究” 为主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发现 “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数量比中间物体多 1” 的规律;在动手操作与小组讨论中,不仅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更在 “数量对比” 中深化对 “量” 的感知。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氛围浓厚,实现了 “教得高效、学得扎实” 的教学目标,完美契合新课标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的要求。

、德法课堂:以生活为基,培育文明素养与交往能力

道德与法治分会场中,三位教师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以趣味化、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将文明素养、科学精神与交往能力的培育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

上峰中心小学栾康倩老师执教《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以 “雨滴变奏” 小游戏拉开教学序幕 —— 学生通过搓手掌、拍手、跺脚的互动,在轻松氛围中初步形成对声音的感知。随后,“大耳朵图图” 的 “生活交响曲” 音频登场,同学吵闹声、汽车喇叭声等真实音效,让学生直观辨别噪音类型;栾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噪音危害,明确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会导致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可能触犯法律的认知。课堂上,学生化身 “小调音师”,分组探讨出 “控制音量(如轻声说话)、动作轻缓(如轻拿轻放物品)、温馨提醒(如礼貌提示他人小声)” 三大 “降噪妙招”,并结合借橡皮、课堂发言等日常场景模拟实践,在互动中树立文明小公民意识,清晰掌握不同场合的音量规范。

东山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李倩老师的《科技力量大》课堂,以一份 20 年前的 “老古董购物清单” 引发学生好奇。通过对比今昔购物(如 “线下排队采购” 与 “线上一键下单”)、通信方式(如 “书信往来” 与 “视频通话”)的差异,学生深刻体会科技对生活的变革力量。“科技小侦探” 活动中,学生在视频里搜寻智能音箱、无人机等科技产品,再以小组合作完成 “科技产品大搜索” 学习单,从衣食住行四个维度系统梳理科技的具体影响;“通讯巧发展” 环节,学生续编古代将军 “烽火传信”“驿马送信” 的故事,对比传统通信与现代手机、电脑的便捷性;“生活进化记” 活动则让学生分组探究 “衣物材质升级”“住房安全改进”“出行方式革新” 等内容,全方位感受科技让生活更安全、舒适、高效的魅力,进而萌发尊重科学、探索创新的情感。

麒麟科创园学校张风老师执教《同学相伴》,以 “抱团游戏” 破冰:学生逆时针走圈、听令快速抱团,在协作互动中直观领悟 “同伴合作” 的重要性。随后的 “快乐秘籍百宝箱” 活动中,学生抽取 “互助”“友善”“分享”“合作” 四把 “金钥匙”,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与同伴的温暖往事 —— 有的学生讲述 “生病时同学帮忙补笔记”,有的分享 “小组合作完成手工的乐趣”,在温馨回忆中深化对同学情谊的理解。课堂尾声,张老师借助《小星星》音乐视频的集体协作情节,引导学生明白 “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需要每个人努力” 的道理,并鼓励大家带着 “交往密钥” 在校园中践行,让同学相伴的时光充满爱与成长。

三、专家引领:明方向,共研核心素养落地路径

活动尾声,两场专题讲座为片区教师厘清教学思路,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策略,推动研修成果深化落地。

25bcd558ce1826988abe43927253b695

麒麟科创园学校省特级教师付文英则以《培育量感,奠基未来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策略与实践》为主题,深度解读 “量感” 培养的核心要义。她强调,“量感” 是学生理解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需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并结合实践分享五大量感培养策略:体验化——创设情境,让学生亲历量的产生、单元化——整体设计,贯通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的知识体系、生活化——链接现实,凸显量的实用价值、工具化——巧用技术,拓展感知边界、评价化——关注过程,鼓励学生持续发展。讲座中,付特还结合不同学段案例,分析 “长度单位重直观感知、质量单位重实践操作、时间单位重生活应用” 的培养侧重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性,让在场教师深受启发。

永泰路小学鲁洁老师以《践行新课标导向 共研德法新篇章》为题,从五方面分享德法学科教研策略:一是 “锚定新课标核心,以理论为基让教研‘不偏航’”,强调基于核心素养拆解学段目标;二是 “创新教研方式,以理论为引让教研‘真落地’”,提出依托生活教育理念挖掘真实教研素材;三是 “搭建成长平台,以理论为撑让教研‘能持续’”,构建青年教师阶梯式帮扶体系;四是 “分享典型实践案例,明晰从理论到课堂的转化路径”;五是 “总结与展望,构建可持续的校本教研生态”。鲁老师还特别指出,德法教学需融合生活教育与行动研究理论,增强内容的生活化与情境化,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品德成长的 “实践场”。

四、活动总结:聚合力,促成长,共启教学新征程

此次江宁区(北片)校本研修活动,以 “课堂实践 + 专家引领” 的形式,让新课标理念从 “抽象概念” 转化为 “可操作、可借鉴的教学实践”。数学课堂聚焦量感,打造生活化与探究式高效课堂;德法课堂立足生活,培育学生文明素养与交往能力;专家讲座则为教师搭建 “理论 - 实践” 的桥梁,明晰核心素养落地路径。

活动不仅为片区教师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范例与教研方向,更凝聚了区域教育合力,助力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推动江宁区(北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撰写:窦玉洁、张风

校对:曾满馨

审核:甘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