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教研活动促提升
——南外仙林分校麒麟科创园小学部数学组第3次教研活动
来源:| 作者:曾满馨|发布时间:2022/11/8 15:02:04 |747次浏览
同课异构展风采,教研活动促提升
——南外仙林分校麒麟科创园小学部数学组第3次教研活动
2022年11月7日,南外仙林分校麒麟科创园小学部数学组开展了以“同课异构展风采,教研活动促提升”为主题的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活动有杜郡主持,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魏老师于上午第三节一(3)班执教“十加几与十减几”,《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一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了要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低年级课堂中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从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较简单,操作方便,所以全部小组基本上都完成了任务。
针对小组合作,教研组总结出了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
1、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分工合作,各自尽力。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前期先2人一组),选出学习小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在合作中应把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以便发挥分工合作的效能。
2、设计适度的学习合作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并且要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难度去合作学习时间。
3、通过小组间的竞争,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获得成功。争抢好胜是低年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开展小组间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懂得自己与小组同学是连在一起,也让学生知道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使整个小组获得成功,依靠大家相互合作,相互努力,才可以让自己小组获得成功。
马老师于下午第一节一(5)班执教“十加几与十减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发现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本堂课中,马老师首先采用激趣的方式,即以学生米老鼠要来看望我们的小朋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故事中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接着直接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引,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发现过程。在探索新知部分,利用动手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接着把蛋糕图中的一图四式而得到的“10+3=13,13-10=3”进行推广,让学生观察并发现“10加几就等于十几,几加10等于十几,十几减几等于10,(注意各位上的数必须相同)十几减10就等于几”这四个规律。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并使学生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因为有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计算作基础,学生理解算理并不困难。在教学“11+2=13”时,11可以分成10和1,1+2=3,10+3=13。在11的个位上添上2个1,12、13所以11+2=13。
聆听完马老师的课,有以下几个教学建议:
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在课的设计方面,应该让学生袭击动手操作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11+2=?就算式本身11可以分成10和1,1+2=3,10+3=13,让学生在算法的理解上有一个实在的提升。且这一部分知识教学完后,应该马上有个反馈,让学生巩固一下,也看看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
二、教师的语言过于贫乏平淡,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味的用孩子性的语言,会造成学生听觉上的乏味,从而注意力涣散,我应该加以适当的指令性语言和激励性语言。且应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不能一味的是老师自己将,学生听。应该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进来。
三、在管理办法方面,除统一性语言外,还需加以适当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这方面做的不到位,因害怕发粘贴会耽误时间,所以省去了这一项内容,实际上应想办法改进才对。
四、达标检测。甘校在会上也提到,达标检测不能仅仅是简单的两道题,学生一做就完事了。马老师虽然完成了给学生对正确答案这一环节,也有同桌间交换互查。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互查的一是很慢,二是有时有明显的错误,也看不出来。所以这里我应该课下把试卷收上来,再看一遍,或者找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跟老师一起看。先部分培养,在集体培养。测试题方面,应使题型多样化,并增加部分难题,使得学生分层提高。
这两节课的数学教学都注重课堂交流,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从实践中明确树立系统教学理念,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与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撰写:杜 郡
校对:马楚言
审核:甘庆军
Copyright © 2012 主办: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智识路16号
网站维护单位:南京市麒麟科创园学校 邮编:210008 联系电话:025—84763526 苏ICP备05020187号
技术支持:江苏裕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