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江宁麒麟科创园学校!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发展>>健康校园>> >> 正文

校园流感|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来源:| 作者:何善叶|发布时间:2022/10/20 9:26:17 |580次浏览

校园流感|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健康人主要通过吸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而感染[1]。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等。

一、结核病的流行特征

总体说来,全球结核病发病患者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2019年新发生结核病患者约996万,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为130/10万[2]。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19年新发生结核病患者估计为83.3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占全球8.4%。2021年我国肺结核的发病人数为639 548例,发病率为45.37/10万,死亡人数为1 763例,死亡率为0.13/10万[3]。在我国,西部地区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结核病主要发病高峰为春季及夏季,秋冬两季则为发病低谷。

二、结核病的危害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肺部的结核病变不会自愈,而且会反复恶化和播散,病程迁延,形成空洞及纤维化,对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和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即可能被传染。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不接受治疗,1年大约可感染10~15个人。

三、什么样的结核病患者具有传染性?

并不是所有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结核病防治的实践证明,只有痰中能排出结核菌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容易形成带菌飞沫,具有传染性。其他结核病虽然也可能向体外排出结核菌,但由于不易形成带菌飞沫,无造成传染的明显证据。

四、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立即发病,只有在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

五、哪些人容易得结核病?

人群对结核菌普遍易感,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大约10%,其中大多数(约70%左右)发生在感染后最初的两年内,其余则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婴幼儿、青春期、老年人、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肾脏病患者、HIV 感染者、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结核菌后,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较高,更容易发生结核病。此外,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学习劳累,生活不规律等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结核菌感染者也易发生结核病。

六、如何预防结核病?

1、及早发现周围的肺结核患者并协助其治愈,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在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远离结核感染风险。

2、规律生活、平衡心理、合理膳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避让他人,减少结核病传播风险。

4、婴幼儿按要求接种卡介苗,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力[4]。

参考文献

[1]. 结核病防治知识100.[EB/OL].[2020-09-02](2022-09-06). https://www.bjcdc.org/article/72419/2022/9/1662087813679.html.

2. 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及地区分布分析: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EB/OL].[2020-07-17](2022-09-06).http://www.leadingir.com/datacenter/view/5258.html.

3. 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2020-04-22] (2022-09-06).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204/4fd88a291d914abf8f7a91f6333567e1.shtml.

4. 张正斌,鲁周琴,谢红,等. 结核病季节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8):1183-1186.

  •                            

猩红热

  •                            

  •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1]。

一、猩红热的流行特征

猩红热系温带疾病,热带、寒带少见。在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2]。自2011年以来,我国猩红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猩红热发病人数为29503例,发病率为2.09/10万[3]。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

二、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典型病人临床症状有以下四期[4]:

1、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2、前驱期:为1天左右,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尘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年龄小的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或谵妄。

3、出疹期: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

4、恢复期:发病的第一周末期开始出现皮肤脱屑,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皮疹旺盛者,则脱屑多(90%病人有脱屑),面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鳞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

三、猩红热的类型

根据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差别,一般分为以下4个类型:

1、普通型 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病人属于此型。有咽峡炎和典型的皮疹及一般中毒症状,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1周左右。

2、脓毒型 咽部红肿,渗出脓液,甚至发生溃疡,细菌扩散到附近组织,形成化脓性中耳炎、鼻旁窦炎、乳突炎、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少数患者皮疹为出血或紫癜。还可引起败血症。

3、中毒型 临床表现主要为毒血症。高热、剧吐、头痛、出血性皮疹,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周围循环衰竭。重型病例只见咽部轻微充血,与严重的全身症状不相称。此型病死率高,目前较少见。

4、外科型及产科型 病原菌由创口或产道侵入,局部先出现皮疹,由此延及全身,但无咽炎、全身症状大多较轻。

四、猩红热的预防和治疗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特异性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1天后发热消退,皮疹很快消失。治疗需足量使用青霉素10天,也可以选用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

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

1、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2、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3、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晒l-2小时。

4、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

参考文献

[1].猩红热及其防控知识[EB/OL].[2011-06-23] (2022-09-06).http://www.nhc.gov.cn/wjw/jbyfykz/201106/22d78000d9a349189ddb66ce07307bdd.shtml.

2. 邓泽扬,王众楷,王连柯,等. 20042018 年中国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26(6):624-630.

3. 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2020-04-22] (2022-09-06).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204/4fd88a291d914abf8f7a91f6333567e1.shtml.

4.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8.

  •                            

风疹

  •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潜伏期10-23天, 起病1-2天即出疹,为细小稀疏淡红色斑丘疹,1-2天退疹,无色素沉着及脱屑。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其显着特点[1]。

一、风疹的流行特征

风疹呈世界性分布,温带地区发病率高,热带及亚热带发病率低,城市多于农村。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是儿童常见的一个出疹性疾病[2]。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最高,3-5月份达高峰,夏秋季发病率低,一般间隔6-9年,呈周期性流行。目前我国的风疹病例仍以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约占总发病人群的 70%。因为风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并且临床症状较轻,容易被人们忽视,常常在中小学引起暴发流行。

二、风疹的危害

育龄女性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即引起胎儿感染,造成发育迟缓、畸形等后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尽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全世界每年仍然有超过 10 万名 CRS 发生,全球每天仍有近 300 名儿童出生时患有 CRS 残疾,给患儿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3]。

三、风疹是如何传播的?

风疹病毒由口、鼻及眼部的分泌物直接传给旁人,或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人与人密切接触也可传染,孕妇感染风疹后病毒可经胎盘传染胎儿。胎内被感染的新生儿,特别咽部可排病毒数周、数月、甚至半年以上,因此通过污染的奶瓶、奶头、衣被尿布及直接接触等感染缺乏抗体的医务人员、家庭成员,或者引起婴儿室中传播。

四、风疹的预防

1、风疹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孕妇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2、在风疹流行期间,教室及集体宿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空气消毒剂喷洒房间[4]。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在流行期间避免前往空气不流畅的场所。

4、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保护易感人群[5]。

参考文献

1.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8.

2.风疹.[EB/OL].(2022-09-06).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bl/fz.

3.WHO. Global Measles and Rubella Strategic Plan 2012-2020 [EB/OL]. Geneva: WHO, 2012.http://apps.who. int/iris/bitstream/10665/44855/1/9789241503396_eng.

4.钟小荣,陈祥发,邓海智,等 . 一起小学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置[J]. 应用预防医学,2016,22(3):237-239.

5.凌洪习. 某学校风疹疫情预防控制实例分析[J].重庆医学, 2015,44(15):2118-2120.

  •                            

流行性腮腺炎

  •                            

  •                            

流行性腮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1]。临床特征为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

一、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

本病全球分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呈流行或散发趋势。其流行规律是随着传染源的积累和易感者的增加形成流行的周期性,流行持续时间可波动在2~7个月间。在未进行疫苗接种的地区,呈现每7~8年周期流行的趋势。人群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2021年我国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人数为119955 例,发病率为8.51/10万[2]。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二、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该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3]。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三、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的飞沫传播,接触唾液及污染衣服亦可传染。

四、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

患者如果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没有积极控制病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导致睾丸炎、卵巢炎等,影响生育功能。也可能导致胰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妊娠初3月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常引起胎儿死亡及流产,并可能引起先天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五、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效治疗,一般抗生素磺胺药物对其无效。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症处理。

1、患者要与未感染者分开,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发病早期就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3、在流行季学校应加强晨午检和缺课登记工作,及时发现患者,教室和寝室经常开窗换气、保持通风良好。

4、个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5、接种腮腺炎疫苗保护易感染人群。

参考文献

1. 流行性腮腺炎. [EB/OL].(2022-09-06). 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bl/lxxsxy/zstd/200509/t20050929_24815.html.

2. 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2020-04-22] (2022-09-06).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204/4fd88a291d914abf8f7a91f6333567e1.shtml.

3. 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8.